学生天地

学生天地
当前位置:首页  学生天地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

初2017级乙班 千山无语问前路,一曲悲歌寄少年

时间:2019-04-19   来源:开云手机在线登陆入口-开云(中国)  点击:8

山,似乎自古就与少年有着不解之缘。“仁者乐水,智者乐山”,意气风发的少年们好像都更喜山,山如哲人的巨脸,风趣而不失风度,威严而不失亲和。峰岭见的山风正像哲人的目光,凛冽中又能使你启发。少年们胸怀千山万壑,正与起伏的山势不谋而合。登上一座山,能使少年分外自豪,也能令少年陷入沉思。山是少年的庇护所,它像长辈般保护着少年,也像教官般磨练了少年,为他们阻挡危险,助他们寻找生机。山如父,少年如子;山似师,少年似徒;山若是娓娓道来的老者,少年就是默默倾听的孩子。山与少年,自古是一对忘年之交。而王鼎钧的《山里山外》,就像巍巍高山寄予翩翩少年的一曲壮丽悲歌。 

「我想翻越一座山。山以严峻的脸色对待我。它是万古千秋生了根的闸门,阻挡兵马,过滤游子,保护林木鸟兽。行人如水,自古绕山而行。」 

「山真是神奇,山知道谁对它好,谁对它不好,我们能上来,小日本兵上不来,山不让他们上来。」 

「爬上山,才觉得这山真是亲切,在这里的树根旁摸摸,在那边的石头上坐坐,怎么也看不够。」 

这是王鼎钧先生笔下对“山与少年”的描述。而鼎公的《山里山外》,就像巍巍高山寄予翩翩少年的一曲壮丽悲歌。 

抗日战争中期,我国东北及华北大部分地区遭日伪军侵占,称为沦陷区。被困于沦陷区的有志青年们为求学求知,冒险逃越沦陷区,远赴大后方上学,这些背井离乡的少年们被称为流亡学生,收容流亡学生的学校被称为流亡学校。而当年家住山东沦陷区的少年王鼎钧就是那些流亡学生的一员。长篇小说《山里山外》就以此为背景,讲述了一批流亡学生奔赴大后方,几经流浪,辗转波折的求学经历与流亡旅途。在书中,少年们走过大江南北,历经人生百态,翻阅叠嶂群山,尽尝生活苦甜。虽有血泪炮火,却也有美好人情;纵使苦难尝尽,却终能盼得花开;尽管备受失落打击,却始终未弃理想与抱负。全文呈现出一个流亡少年的颠沛流离,影射出中国少年应有的精神面貌,也在无形中阐述引申出山与少年、人与自然的各种联系,以及对战火人性的痛切反思。 

《山里山外》文笔流畅,朴实恬淡却又平中见奇。没有华丽惊艳的文笔,却处处可见挚感真情;不会在阅读中眼前一亮,却会让人读完后在回味中受到深深的震撼。而书中给我感触最深的片段,莫过于流亡少年们的西迁之路。 

学生们在学校安顿后不久,日伪军发起了又一轮进攻,在日伪军的进逼下,流亡学校被迫向西迁移,被称为西迁。具体计划为由安徽阜阳迁至陕西汉阴,路程全长近九百公里,横跨三省,必须全程徒步走完。 

九百公里,徒步走完!当我第一次读到这八个字时,先觉不可思议,遂觉毛骨悚然———这是一件多么伟大的壮举啊!一夏季奔波,两千里绝荡,要翻越重重群山,躲过日军扫荡,仅靠一双破草鞋,一颗赤子心,追求光明,寻找希望!在那兵荒马乱,资源匮乏的当年,这需要何等的勇气!西迁路上,少年们毫无怨言,努力前进,互相扶持,互相激励,慨然救助贫苦的农民,机智穿越敌军的封锁,什么是“抗战精神”?这就是“抗战精神”! 

纵横千里关山夺路,豪情万丈怒目少年。在漫漫长路中,少年们见到了各式各样的“人”;也见到了各式各样的“山”。在王鼎钧的笔下,山宛如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它们有的是盼子归来的母亲有的是望夫平安的妻子;有的是睿智慈祥的长者,有的是哀婉凄凉的老妪;有的英武如威风凛凛的将军,有的秀气如文质彬彬的书生······也许,在鼎公的心中,那巍峨连绵的群山不只是山, 也是他在少年旅途中遇到的一位位重要的人,是那战乱时代中一曲曲浴火诗篇!一座座中国山,正象征着那一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共同企盼以及抵御外侮之决心! 

现在的我们身处和平时代,书中的“抗战精神”对我们看似并无用处,但细想其实不然:虽然现在的时代背景与物质条件较当年更为优越,但社会情况却更为复杂,甚至可以说更为恶劣,多了勾心斗角,少了纯真朴实;多了贪婪冷漠,少了道义热情。鼎公在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处,遭遇何事,仍要保持一颗纯洁热烈、矢志不渝的赤子之心。纵使黑云压顶,亦不弃理想与抱负;纵使浊流漩涡,依然破浪前行;纵使身在烈火,如遇清凉境界!要学会让自己尽量不受外界的干扰,努力而虔诚地去求学、求知、求道义。 

读完一本书,就像登上一座无石的高山;登上一座山,犹如阅读一本无字的大书。当下一次,你再登上一座山时,请仔细环视那连绵的山岭,静心感受山中的一草一木,一鸣一啼,俯瞰那山巅之下辽阔无际的平原······尊敬并感激那些在你前进旅途中的“高山”吧,他们赠与给你帮助,锻炼你的毅力,教授给你智慧,让你可以站得更高、更高······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