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天地

学生天地
当前位置:首页  学生天地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

初2017级丙班 消失的传统文化

时间:2018-01-11   来源:开云手机在线登陆入口-开云(中国)  点击:0

作为一名中国人,传统文化却在科技进步中逐渐消散,让我内心深感不安。   

曾经经久不衰的文化积淀逐渐淡薄,商业化慢慢渐浓,仪式化慢慢加重,节日不再具有厚重而幸福的亲情化了,反而变成了商家吸金的噱头。在众多非物质文化渐渐消失的今天,善待节日,成为了2018重点关注问题了。 节日“假日化”   

随着中国法定节假日的法律规定出台,节日在法律保护下,虽说有提升,但也有“鸡肋”的尴尬境地。面临“假日化”的人们依旧忙碌,却没体会过真正节日的含义,节日是承载着五千年的文化,怎能被科技“假日化”?   

中国传统节日随着科技的潮流也开始了“瘦身”。举例如端午节只吃粽子和赛龙舟,或在街上随便买几个意思意思。人们逐年减少去亲自、亲子包粽子、忆历史、寄相思,以及家族、邻里间亲情互动。中秋节、元宵节、重阳节、清明节等等不也如此吗?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有着自己独特的、厚重的文化底蕴,比如一直传承的农历、解放后实行的夏令时(日出而更,日落而息,亲近自然,百业趋于传统,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生活方式)等。这些都是我们祖先经过大量劳动实践得出来的宝贵经验,各个农历重大节日也是来源于那些历史朝代,各有各的渊源典故,我们作为后来人是否应该在传承和弘扬原貌的基础上,发展新人类文明呢?匆匆的脚步有时走的太快,或许会失去些本真的宝贵东西。   

随着科技进步,人类高度文明,传统节日文化确实在逐渐淡化、消逝。不知几十年后,与人交流和亲情也会不会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