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天地

学生天地
当前位置:首页  学生天地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

民族民间音乐,我要走的道路

时间:2016-04-15   来源:开云手机在线登陆入口-开云(中国)  点击:4

方才写了一篇文章,主要写的是民歌课和民歌课的李兴池老师,写完整篇文章,我觉得李老师知道的话,可能会希望我说说民族音乐。

在我的周围,普遍存在着大家重视西方音乐而轻视民族的东西的现状,不止是这一届,我问过上一届,据他说他们也是玩现代或者什么的多,也这个问题我查过一些书籍和资料,这一点,我们的老院长赵季平先生也深有体会,他多次表示过作曲系学生不仅要抓四大件,更要注重民族民间音乐,一本书中记录,他说过:“一些学生热衷于现代派的音乐元素,如果只是模仿就很盲目。在艺术的道路上,不重视民族音乐,将来就没有前途。对音乐人来说,民族音乐就是自己的母语,在作品中展现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并在这一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样的音乐家一定会有自己的风格和独到之处。”以及“中国的流行歌曲必须要有自己民族的语言,才能走出宽广的路,才有希望。”等等。

高一的时候看到那本书,发现自己和赵院长很多想法不谋而合,也就是看那本书每看到他一个观点心里都在说:“对,我也这么觉得。”

而且还记得高一进校时,去参观校史馆,校史馆里的音乐就是赵院长的《远情》,那次对我的触动很深,从来没听过那么好听的声乐作品。在这之前我听的音乐反而是以古风歌曲和一些香港或者大陆的经典老歌,和传统作曲需要听的作品基本可以说完全不同……

但就是进校史馆的那一天,某种意义上也应该算是来附中的第一天吧,受到了启发。然后才去了解赵季平院长和他的作品,后来才慢慢去了解其他作曲家的作品以民族音乐为主的长安乐派的一些作曲家,大量的听他们的作品,按后来听到的赵院长的话来说,就是“大量的往耳朵灌。”很多作品从高一到现在一遍一遍的听,每次听都能有新的体会,然而这些只是冰山一角。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太意识到这些对我的生活和未来方向有什么改变和会走上什么道路。

直到高一开设的民族民间音乐课的开始。有一节课老师给我们放了他作曲的早期纪录片《黄土魂》还有音乐节《大河风》,及《永远的信天游》,我简直震惊了,看的时候整个身子都在颤抖,我被那种来自黄土的呐喊震撼了,民歌、老腔、碗碗腔、踢场子、道情、祭天祈雨、陕北说书《刮大风》,所有的所有,都让我痴迷,那种未加修饰的最本初的声音真是太美了,太棒了。在课堂上,我忍不住将那些录了音,现在每次听都会被震撼。

在老师放的音乐节《大河风》中,有一位老人让我印象深刻,即人称“六六旦”李增恒老先生,民间有话:“宁看六六旦,不吃油捞饭。”他的踢场子功夫确实有一套,且扮相好看。

“如今六六七十三,老汉还把个姑娘扮。”更显其功力,七十多岁时还能像姑娘似的踢场子,甚至胜过姑娘家,轻如水上漂,行如风摆柳。

在老人卸了妆谢幕时,我惊呆了,老人的身材瘦小,可能在人群里很容易就被淹没了,可是他在表演的时候我竟一点都不觉得,感觉那时的他十分高大,他的笑容,他的动作,无不在诉说他心里的自由和开心。

还有后来八十岁的潘金乐【音】老人所演唱的碗碗腔,在精彩的地方一张口台下马上一片掌声。

还有民歌手,贺玉堂和王向荣二人合唱的《山丹丹》,一个是声音纯粹透亮的“民歌大王”,一个是潇洒自在的“陕北歌王”。他们两人同台歌唱的画面也震撼到我,因为这门课第一节课的时候,老师就已经提过贺玉堂已经去世。所以我每次听到他的声音或者看到他的视频,都会很难过或者说哀伤,但是,渐渐没有那种悲伤了,留下的,只有难以表达的激动和颤抖。感觉那时候,他们两个人在台上相当快乐和享受,这不正是人生最幸福的事吗?用一生去做自己想做并喜欢热爱的事,真让人羡慕。

我内心总有一个想法,民族音乐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不能丢。应当去发扬它、传承它、创新它。我们大西北有这样好的东西,应该让更多人知道,更多人了解,更多人喜欢。作为一个作曲专业的晚辈,应该更加要学习民族民间音乐,前辈们一起,将民族音乐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如何能将民族音乐合理运用,这才是应该思考的。

而我记得,和谷先生的《音乐家赵季平》里写过:曾有人请贺玉堂去南方,月薪上万,他拒绝了,他说,我是陕北的人,我的歌是陕北的歌,离了陕北这块黄土地,我活不了。

这就是民间艺人的内心,他们不求荣华富贵,只是在唱自己热爱的民歌,永远守护着这片黄土地。

他们世世代代都在唱,我们身为作曲专业的,难道不应该做点什么吗?我记得赵季平的大哥赵振霄1957年从央音毕业后,回到家给父母兄弟拉曲子,都是洋曲目,大家都听不懂。

其父赵望云老爷子先是鼓励,然后说:“你拉的外国曲子,为什么不可以用大提琴演奏一些中国的民间音乐呢?咱们陕西的秦腔就很好听嘛,应当为咱们的劳动人民演奏些喜闻乐见的音乐,要努力创作一些民族的大提琴曲目,要从民族戏曲里吸取营养。”这和我上面所说的“继承创新发展民族音乐”是一回事。

在赵季平先生众多采访中经常能听到他讲起这样一件往事,那是他毕业时,被分配到了戏曲研究院,按王黎琦的话来说,他音乐学院毕业的被分配到戏园子去了,心里多少有些疙瘩。赵季平将分配结果告诉了赵老爷子,赵望云连连说:“好着哩,好着哩【有版本说,说的是“这地方好啊。”】。咱们陕西地方剧种多,民歌丰富,你吃透了他们,西洋那套才派的上用场,……不要盲目的满足课堂上学的洋理论,一定要接地气,去学习民间艺术。……”

赵老爷子也是我很敬佩的一位长辈,他的画很多都是反应农村生活,他给赵季平院长的一个画册题头是“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也是他教给赵季平四个字“艺不压身。”这位老人很有智慧,对艺术的理解很透彻,很多想法和观点今天的晚辈看了都受教育。

还有《梁祝》的作曲者之一何占豪先生也说过,有一次他们下乡演出,都是西洋曲子,结果观众都走光了,他才意识到要创作民族作品。

2015年11月16号,赵季平院长和国家一级作曲李兴池教授在西安音乐学院作了报告会,李兴池老师讲座“流淌生活中的音乐瑰宝,”反响甚是强烈,在场的所有人时不时热烈鼓掌。这个讲座已进行了多次在各地,现场观众反应都很强烈,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还有2015年12月13日由乔建中教授主讲,李兴池教授主持的《我们的陕北民歌》讲座,也有多人专程赶来看。

通过很多事情,我们不难发现,现在很多前辈都在大力推广民间音乐,创作这些作品。民间音乐不是某些人们印象里的“土的掉渣”,或者说就是因为土,因为纯真,因为没有加修饰,才好听,才是一种高级的音乐。老实说,我曾经也犹豫过那么几分钟,因为在我现在这个班,好像确实对民族音乐不够重视的现状很明显,有一次名作课老师问你们一般都在听什么?只有我除了外国交响还在听民族管弦,民歌,京剧,戏曲。一个班侧重点都在西方,只有我很重视民间音乐,这确实有点怪。但我选择坚持,因为从骨子里的热爱,很多人经常说什么人对什么有天赋,如果真的有的话,大概天生就注定我会读到关于赵季平院长的书,上了李兴池教授的课,就好像身体有什么被唤醒了一样,清楚的知道自己未来的方向,和自己喜欢什么,并且非常非常非常坚定。奇妙的是我后来看到赵季平先生也有和我一样的观点:哪儿热闹我不去,我一直走我这条路。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看到这个文章的您会是什么感受?如果是作曲系的同学,我希望你们能认真去思考自己的写作方向,和对民族音乐的处理。不要民歌课结业了书都丢弃了,或者十年都不翻一回……还有大学部也有这个情况,2015年乐和长安陕南民歌演讲的时候,系主任跟乔建中教授在我后面一排说他很失望,作曲系的学生连一半都没到,至于附中,除了我好像就没人去了,这是很可怕的一个局面。

倒不是说你们一定要怎样,只是希望,你们能抽空去听听民歌音乐会,或者民族性的作品音乐会。没准你们就会悟到些什么,按赵季平先生的话就是不要盲目去创作,写的东西是空洞的,有时审美取向是错误的,而且要早明白自己现在是在为什么而创作,走的什么路,什么派别,未来又是怎样走,这些要早点清楚才好。而且不要觉得什么是时尚,什么是潮流,就去跟从,对于这一点,赵季平先生说过:“我们陕西的秦砖汉瓦就是时尚。丢掉传统去出新,是谈不上的,因为他没有根。而且个性太重要了,现在东西太多了,大家都一样,不行,必须要有特点。而且,身为一个中国人,连中国的歌都写不好,何谈前途?

正是这样,所以说,请多留心民族音乐。同学们,请珍惜民歌课啊,照顾好我们的老师。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