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天地

学生天地
当前位置:首页  学生天地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

话说贾宝玉

时间:2013-10-12   来源:开云手机在线登陆入口-开云(中国)  点击:2

时间慢慢的过去了,那些曾经鲜活存在于字里行间的人,他们曾经沧海桑田的过往,他们曾经血流成河的哀伤,都渐渐变成了单薄的皮囊,套在谁身上都可以演下去。树叶上的黑白文字,已穿越了多年的光阴,成了名著,成了传奇。

说起《西江月》一词,人们不禁会想起《红楼梦》中贾宝玉这个人物,在我以往的印象中,贾宝玉是由这么几个关键词组成:英俊、多情、纨绔、叛逆,这正应了《西江月》的表面的大意,而当我逐渐可以算是稍微了解贾宝玉这个人时,我才认识到对他的理解有多么的浅显。

宝玉的出身是很显赫的,按照一般的小说走向,他理所应当走仕途之路,娶一个门当户对的大家闺秀结婚生子,他的孩子在他的教育下做官,成家,一代又一代复制他的生活模式,这仿佛成为人们认知范围内的,所有官僚子弟所应当做的,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而宝玉并非如此,他虽是贾氏家族寄予众望的继承人,但他的思想性格却促使了他背叛了他的家庭,用“叛逆”来形容他,也许在当时封建的背景下看来并不为过,而如今看来,那只不过是封建社会给宝玉的一个束缚,所谓的叛逆并不是字面意思上的叛逆的思想、行为、忤逆正常的规律,而是宝玉追求自由和个性的解放。他不甘生活在封建社会的桎梏中,却又因为时代的影响,不能不依附贵族阶级,这无疑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他从小便由家长交给一群奶娘丫鬟,这些围绕着他的,各以一颗纯真的心对待他的人们,才是他的启蒙老师。他们的深挚纯洁,自由不羁的品格感染着他,他们由于社会地位所遭到的种种不幸也启发着他。”在宝玉的情感生活里,她们和那些以居于中心统治地位为的男性相比,在每一点上都形成鲜明的对比:洁净与污浊,天真和虚伪,真诚和势力,美好和不堪,无邪和腐朽。宝玉在这样的环境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爱憎倾向。

几天前读过这样一句诗:“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自然而然就想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记得小学做过一道练习题,是让概括《红楼梦》的大概内容,老师给出的正确答案是“主要写贾林二人的爱情故事,以及贾府由兴盛转向衰败的过程。”似乎是从潜意识里,就认为贾宝玉和林黛玉是一定会在一起的,他们仿佛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他们两人的名字放在一起就如果吃饭睡觉一样理所当然。

他们从前是结缘,于今生相遇,然造化弄人。在《红楼梦》中,曹雪芹有意无意的把黛玉比作“病开的花”,“花开花落”是自然的规律,谁也无力去改变,这各自宿命的因缘。

眉目相映,以为能够携手相随千里万里,却最终寻觅不得。

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赤霞的紫瑛侍者,俗世中的贾宝玉,凡尘间的林黛玉,最终,谁也带不走谁,谁也留不下谁。

林黛玉逝去,宝玉迎娶宝钗为妻。宝钗是个悲哀而又坚强的女人,至少我是这么认为。大学舞蹈系有个师姐跳过一段关于宝钗舞。很好的演绎了宝钗的一生,节目单下有行小字,是这样写到:“昔日宝钗盛装,宝玉薄情远行,一代佳人红归何处?”虽说宝玉薄情,却映衬出了对黛玉的专情,然而这又是对另一个女人造成的巨大不幸,但这错又能归咎于谁,并不是一个人的不是。其中有一双无形的手,不断推动着灾祸的酿成。

曹雪芹对《红楼梦》原意的结局本是“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而高鹗所续写的后四十回却并非如此,但谁又能判断结局是好是坏,我所理解的宝玉也不过是片面,在这《红楼梦》里,尽管是“满纸荒唐言”也罢,但当我读这些文字,时空爱恨的界限便开始模糊,留下的,只有书页中散发的墨香,以及仿佛存在于眼前的久远的光阴。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