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文化课教研活动

上善若水任方圆----浅谈2013年湖北高考作文

时间:2013-06-20   来源:开云手机在线登陆入口-开云(中国)  点击:3

2013年高考已然结束,纵观各地的高考作文题,基本上体现着求稳求变的命题原则,但仍有不少题目比较另类,让人很是纠结,唏嘘不己。

请看以下试卷例子:

出题不严谨的江苏卷----探险者与蝴蝶。

张冠李戴的浙江卷----三句话看童心。

误导学生的北京卷----爱迪生如何看手机。

再说说那直接让你审不清题的,下不了笔的湖北高考作文题。

请看原题:你注意到了吗?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装酒的圆瓶子又一般放在方盒子里,方圆之间,各得其妙,古诗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具呈。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以方圆为话题,根据此材料,题目自拟写作。

这个题目,假如没有“上善若水任方圆”这句话,估计学生会以“方圆”为话题展开内容。方圆本是矩和规画出的两个图形,方可表示棱角,规矩,原则,圆可表示变通,圆滑,两者对立统一。方圆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天圆地方观念,学生可由此写做人的原则,处事的方法,进而写对外政策;或者转化为他们熟悉的“无规矩不成方圆”“自由与纪律”等一般性作文,无论如何,他们会有东西可写。有了“上善若水任方圆”这个题目限制后,学生不知如何下笔,他很可能审不清题,原因在于他根本不知道“上善若水”是什么意思。如果有同学读过《道德经》,明白“上善若水”的道理,我估计他更不会写这篇作文。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上善若水”的内涵。“上善若水”出自《老子》第八章。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大意为:最善的就像水那样,水乐意使万物滋长而不与它们竞争,它甘心居于众人不愿处的下位,所以最接近于道。老子崇尚“阴,柔,弱”,所以他认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如此看来,“上善若水”的水就有了圆滑,顺遂,变通之意,与方圆的圆意义吻合,又怎能有方,棱角,强硬,原则等内涵,那题目岂不成了“上善若水任其圆”了。看来题目本身就有缺陷,错误。更何况水,牛奶,酒本为液体,本无形状,有方有圆乃容器使然,并非自性如此。又怎能说任方圆呢?如此题目,不知不懂者,不会且不理睬者,有可能换得几十分,而读过地《老子》明白“上善若水”道理的同学反要吃亏。请问命题专家这样出题的本意在哪?是想让我们的学生无知无识呢,还是知识丰富?请问这样的命题能为高校选拨什么样的人才?

其次,《上善若水》这一题目有教学生圆滑处世的嫌疑。十七八岁,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好时候,正是满身是刺,充满活力,棱棱角角的年龄,你却要他写出中年人的如水样圆的感悟,这的确有些强人所难。命题老师应该不想看到我们的青年一个个精于世故,洞悉人情,一个个少年老成,一派暮秋之气,全无青年人的热情活力的样子;命题专家应该没想到,这样命题,有可能让人理解为“奴才教育要从小抓”的结果吧。

最后,我觉得高考不仅是对学生十几年语文知识的检验,更应是学生人文精神素养的检验。若命题专家命题时,能站在学生的角度,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就更能充分体现学生积极向上的一面,说不定有更多优秀的人才被发掘。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