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文化课教研活动

“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地理原因

时间:2013-04-18   来源:开云手机在线登陆入口-开云(中国)  点击:2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耳熟能详的唐诗儿童、成人都很熟悉,经常在课堂上学生问我:老师,为什么清明时节雨纷纷?带着问题课后我查阅的气象资料,多年的事实应征了这句古语。

清明时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古时人把地球公转的黄道面分为黄经360°,起点是立春的黄经0°,到清明已经走到黄经15°,在仲春与暮春之交,距离冬至正好108天,此时在我国江南地区冬去春来,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这一时段也是冷暖空气轮番影响我国天气的时候。

略微懂一些地理常识的人都知道我国的基本气候特点。冷暖气团交替控制着我国,其实力的大小对比影响着各地的天气状况,清明时节冷暖空气经常对峙在江南地区,因而春雨淋淋。但是在我国西南地区依然有干旱、高森林火险等级。而到6—7月暖空气进一步北上将影响我国北方的降水。因而在清明这样草木茂盛的春天里形成了各地不同的习俗,但是扫墓、植树、踏青、放风筝、荡秋千、蹴鞠等一直延续下来。我国一直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和“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和寒食节延续下来的扫墓。

长期的地理教学让我更多地去关注这些学生的问题,“处处留心皆地理”点点滴滴帮助了我的教学,使我的教学迎刃有余。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