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文化课教研活动

高一政治教学有感

时间:2012-12-30   来源:开云手机在线登陆入口-开云(中国)  点击:0

新课改的落实,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引起的变化是非常大的,新课改的实质是要求唤起老师在教学中的激情,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在建构学生知识体系的同时,塑造人格,建构人生发展体系,新课改基于“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短短几个月的高一政治教学中,我对政治教学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一、教学难易程度的分析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对于教师来讲,难易程度是易中有难。

教学容易是因为两个方面:1、高中学生的心智特点。高中生相对初中学生,价值观、是非观基本形成,思辨能力也在逐渐增强,所以相对容易的政治、经济、哲学等文化内容易于理解。2、知识框架清晰,课本内容贴近生活,从日常的实例可以轻松容易地引发学生思考,引起他们的兴趣,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中。

教学难同样也在于两个方面:1、要求教师不仅在专业方面扎实巩固,还要有宽广的知识面。2、高中政治学科的特点变化。首先,高中政治记忆量大。由于这个特点,使学生在学习政治课时所采用学习方法明显不同于其他学科。其次,理解抽象。政治不像同类学科那样比较形象、具体,所以要求注重平时的点滴积累。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

由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理论性强、政策性强,很多同学往往学习兴趣不大。刚开学几周,学生就反映政治枯燥、难理解。针对这一问题我及时请教老教师,虚心向他们请教教学方法和技巧,激发学生的兴趣,避免学生对政治“望而生畏”,失去信心。

1、提问艺术的处理

由于新课改后,政治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反对教师“填鸭式”的传统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注意力集中,诱发其积极思考。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显得格外重要。结合近期在教学中的摸索,以及在听其他老师讲课的过程中学习到的体会,课堂提问也是一门艺术。在提问时,我们要注意问题的难易度要适中,问题过易,学生不用动脑就可以回答出来,没有挑战性,久而久之会让学生失去兴趣和成就感;问题过难,会造成学生的畏难情绪,不愿意回答问题,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课堂提问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接受范围,能让学生有一种“跳一跳,够得到”的感觉。同时,课堂问题要有层次性,能使学习处于不同成绩等级的学生都能参与到部分问题思考中,这也是达到了我们经常所说的因材施教的“因人施问”了。

2、加强时政学习和知识运用

现代教学要求教学目标是“三位一体”,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价值目标)。所以要求教师在帮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要学会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培养,改变教学中实施死记硬背的教学手段。通过劳逸结合的方法,寓教于乐。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并加强他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政治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能力。我的课堂中,每节课的前五分钟由学生进行时政报告、小论文撰写,很好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此外,多媒体的充分使用。在现代教学媒体不断改进的良好工作环境下,我们除了用于播放课件外,可以通过视频等资源让学生全方面的学习。在讲《收入分配制度》这一节时,为让学生深入理解收入分配政策,我通过十七大和十八大视频资料,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两次会议提出的相关收入分配政策知识。

3、督促笔记积累,重视框架知识梳理

开学不久,有同学反应他在课堂上听懂了,课后迷茫了。后来随意翻了几页他的书,课本干干净净,笔记记得不多。在提问时,他看着书也理不清思绪。面对这种情况,在以后的课堂中,第一件事就是检查笔记,随时督促学生把重点知识记录下来,并重视每一单元知识框架的梳理。我借鉴其他老师提出的“四读二论”的方法,即读课题、读框题、读标题、读课文,讨论材料和讨论自我。通过这种方法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更易于课本知识总体结构和基本体系的掌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为一名初次登上讲台的年轻教师,我克服急躁、急于求成的心理,以平常心面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重视专业知识的加强和巩固,结合时事,拓展知识体系。在此,我也由衷地感谢给予我支持和指导的领导、老师们,是他们帮助我在教学中树立信心,提高教学水平,使我在教学中变得成熟,变得自信。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