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文化课教研活动

学会在历史课堂上“抖包袱”

时间:2012-12-25   来源:开云手机在线登陆入口-开云(中国)  点击:2

“抖包袱”,是曲艺表演中的专用术语,俗称“笑料”。同时,这种“笑料”是经过周密组织、铺垫而形成的。那么,在历史课堂上是否也能抖抖包袱?这一问题是我看了《这个历史挺靠谱》后的思考。

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除向学生讲授基本的历史知识之外,如何使自己的课堂生动起来,就是说如何培养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修养,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对于刚刚走上教学的我来说,这方面就显得稍有不足。如何把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如何将教学艺术运用到课堂上?这些都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时常思考的问题。正当思考时,我拜读了袁腾飞老师的《这个历史挺靠谱》一书,可喜的是我从书中获得了启发。

《这个历史挺靠谱》一书语言生动、幽默,它以《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为依据,将中学历史知识贯穿起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授课讲稿。对我而言,拜读此书的目的并不只是对中学历史的知识点和内容进行再研究,更为重要的是学习袁老师的教学方式与特点。

说到袁老师的教学特点,众所周知,他运用诙谐、生动的语言,联系现实生活并回归历史事件,形成了趣味性极强的教学艺术特点。虽然也有人戏称他的语言“太犀利”、内容“不着边际”,但我认为他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在新课改后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新颖的、符合现代学生思维特点、符合当代中学历史教育特点的教学方式。那些评论“太犀利”的人们则认为袁老师在授课过程中穿插的历史故事有“夸大”的成分,甚至“添油加醋”。但在我看来,这些所谓的“夸大成分”和“添油加醋”却是他教学过程中的催化剂。正是由于这些特有“成分”,使他的历史课教学更加独特、新颖。正如曲艺表演中需要“抖包袱”一样,历史课堂同样需要“抖包袱”。那么,历史教学中的“包袱”抖的好不好、妙不妙,关键在于这个“包袱”是否符合历史史实和历史规律。在我看来袁老师的“包袱”抖的极妙!

关于袁老师的“包袱”,总体分为两类:一是用幽默、诙谐的现代语言来描述或总结历史事件,使历史“活”了起来;二是将历史事件与现实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通过对比、联系的方式来增强历史的时代感。书中有很多“包袱”都抖得恰到好处。比如袁老师用“这个粉丝很大腕”作为副标题,来讲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大腕”代指北魏孝文帝,“粉丝”一词的运用又极具现代感。而这句话的大体意思是:北魏孝文帝作为北方鲜卑族的民族首领,他却成了改革本民族传统文化、追捧汉族文化的重要人物。看似简短的一句话,其内涵颇深,可以说这个“包袱”抖得是很有讲究的。首先,这句话会立刻引起学生的疑问:少数民族首领怎么会放弃本民族的文化,而追捧汉文化?而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反常态的。其次,用“大腕”来代指孝文帝,则强调了推行汉化改革人物的地位和重要性;再次,“粉丝”这一现代网络用语的运用不仅使历史教学生动、幽默,更拉近了学生和历史的距离。在讲到孝文帝汉化改革措施的内容时,袁老师将现代社会中国人追捧西方先进文化与孝文帝追捧汉文化进行对比和联系,这不仅易于学生理解其中原因,更能体现历史的时代感。《文汇报》这样评价:“无论是虚拟世界里的网民,还是现实课堂里的学生,所有人最被袁腾飞吸引的,是他把‘死去’的历史‘活生生’地带到大众面前。”同样作为中学历史教师的我,如何让历史课堂“活”起来,是一个值得思考和付诸于实践的重要任务。

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抖“包袱”呢?我理解不是任意的“笑料”都可以成为历史课堂的“包袱”的。根据袁老师书中所述,我认为“抖包袱”要注意两点:一是“包袱”要贴切中学课本知识,不能偏离课本内容和教学目标。作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以教学目标为纲,突出教学重点。所以,在“抖包袱”时要以教学大纲为基准,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中学习到知识,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那些偏离了主题的“包袱”只能称之为课堂的一剂“笑料”罢了,很有可能还会成为引导学生注意力偏移或思维偏离的诱因。二是要符合历史事实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违背历史,更不允许篡改历史。讲授历史课必须要还原历史事实,决不能对历史进行“添油加醋”。那些“添油加醋”篡改了的东西就不叫历史,而成了故事,故事或演义是文学加工,历史的真实性原则是历史教学始终要把握的。总之,要特别注意以上两点,才能让历史课堂上的“包袱”抖得恰到好处。

“抖包袱”是一门教学艺术,要想将这门艺术在历史课堂上发挥积极的作用,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实践总结和积累经验。如果你的“包袱”抖得好,那么你就是教育工作中的“艺术家”。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