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文化课教研活动

阅读兴趣提升的契机

时间:2012-12-24   来源:开云手机在线登陆入口-开云(中国)  点击:9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的统一。阅读则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旨在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作品的综合能力,使其拥有独特的情感体验,全身心地沉浸于审美的乐趣之中。同时,以阅读作为核心辐射来辐射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其获取信息的能力,进而提升其语文的综合素养,完成自我的飞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教材。”然而,当下的教学现状是残酷的,尤其在艺术类中专院校:首先,文化课教学时间紧、任务繁重,要求教师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搞好课堂教学,这势必会减少学生阅读的时间。其次,教室的流动性的教学特点,使学生很难在课前静下心来认真学习,总是在奔跑、嬉戏当中。不仅如此,不同专业学生的文化心理结构、思维方式也不尽相同,这就给我们教师选取阅读篇目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势必会加强教师的工作强度及难度。

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找出其兴奋点,为学生个体的自我发展提供良好契机?

以文本的作者及涉及的内容为线索进行拓展式阅读。由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所传授的知识不能够涵盖作家作品的整体艺术风格和思想内蕴,倘若能将课堂所学篇目与课外拓展的阅读相勾连(当然这种联系也要有所选择,要与课本知识联系紧密,并符合学生的阅读习惯,能调动其阅读的积极性),还会点燃学生掩埋心底的阅读之焰,提升他们的语言文字功底,丰富其文化底蕴,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变得瑰丽异常。例如:在讲到席慕容散文的时候,教师一般会说到她的写作原因和艺术风格。但我们要进一步拓展,将这种现象与她诗歌或散文的具体篇目联系起来详尽剖析,进而了解她那个一花一世界的诗歌王国。其中诗集《七里香》是其代表。而关于初中所学的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我们则以舞台剧的形式展开,让学生们自导自演,将自己完全融入到剧情之中,并成为其中一员,竭力诠释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地了解了文本所刻画的一系列形象,进而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的中心思想。

经典篇目的导航式阅读。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曾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因而,选择文质兼美的作品进行阅读,对毫无鉴别作品优劣能力的初中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不仅会培养其良好的阅读品味,促进其写作能力的提升,更能增强其思维能力的培养,陶冶高尚的情操。就像从事高雅音乐的人,猛然间接触到下里巴人的乐曲,他的身心均不习惯,无法静下心来欣赏。这并不是说下里巴人的音乐不足取,而是品位的差异会导致欣赏趣味的差别。但就西音初中学生的阅读现状来说,侦探、武侠、恐怖、言情小说的阅读量较大,很少有学生去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这点在作文及其日常用语中的反映极其强烈。因而,阅读篇目的选取显得至关重要,需要教师给学生提出相应的建议。

文化心理结构异同所导致的差异性阅读。孔子曾在《论语》中指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用于艺术类院校的学生来说,学习西洋乐器的学生活泼好动,勤于思考,喜欢具有挑战性、冒险性的文学作品;而学习民乐的学生由于长期浸染在传统乐曲中,安静沉稳,心思较为细腻,偏向情感丰富、主题深刻的文学作品,这样更能触动他们的心弦,引起共鸣。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个体的心理特征选取阅读篇目。

综上所述,我们要以经典名篇为导向,充分挖掘学生的阅读潜力,激活其阅读细胞,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来,自觉接受人文精神的感召和心灵的熏陶,进而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