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文化课教研活动

浅谈社会标签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12-12-14   来源:开云手机在线登陆入口-开云(中国)  点击:19

总会有人不经意间给那些违背主流教育观念的孩子贴上标签。这些学生或性格张扬、或沉默寡言;或行为怪异、或处事散漫;或无视纪律、亦或我行我素。有时候他们的表现令老师心烦头疼、让家长失望焦虑。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这就是社会标签理论所涉及的实例。

标签理论是研究个人越轨行为的重要社会学理论,这一理论将越轨行为划分为初级越轨和次级越轨。初级越轨指每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与道德、纪律、法规等相悖、偏离的行为,但总体呈现临时性、严重程度较低的特点。如果初级越轨的行为被他人发现,并由一位在群体中具有权威影响力的人物将他的行为公布于众,即被贴上越轨者的标签,这会让越轨者的处境发生很大的变化。例如在班里公开宣布某个学生偷窃他人财物,其他孩子便认为他就是“小偷”,而犯错误的孩子心怀愧疚,思想是复杂矛盾的,与他人相处时,他会患得患失。接着在内心深处会形成一个新的自我概念,或者有新的自我暗示,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很有可能会按照这个暗示和自我概念去行动,即认定自己是越轨者并按照越轨者的方式去行动,这时的社会越轨就已从初级越轨转变为次级越轨,即习惯性的、持久性的、程度严重的越轨。相反,如果在初级越轨发生之时,社会或“权威人士”没有给他贴上标签,他也就会回归主流社会或团体。

记得在一本杂志上看过一篇文章,故事内容大致讲的是在一个小镇中学,一名初二的小男孩在课间偷了同学的零花钱,后来被同学发现告知了班主任,老师在全班同学的面前让孩子做检讨,并承认自己是个小偷,后来他也向老师解释了自己是第一次偷别人的东西,并且是因为在外打工的父母还没寄生活费,他和奶奶快没钱买菜了,这时看到同学卓兜里的钱包,而且教室没人,他才有了偷的想法。但是老师的处理方法已经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他偷东西的事越传越夸张,越传越广,后来其他同学开始疏远他、留意他。在上初三时,这名学生不得不选择退学,因为他成了一个真正的“小偷”。

在这个故事里,该男生的越轨行为被老师、同学贴上了“小偷”这一标签,并使他在学校、同学这一正常的主流群体中无法正常生活下去,并且他的观念中形成了“我是小偷”这一概念,他便按这一概念行事,最终成了真正的小偷。假设当时班主任如果没有公开他的行为,并且从其他途径给孩子提供一些帮助,或许当一切事情平息之后,他又能正常地生活在同学之间,生活在阳光之下。

在我第一次学习这一理论时,我有感而发写了一篇关于女性社会标签的文章。之后走向教育工作岗位,我也经常用这一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尤其是作为一名教师,更应当谨慎地评价自己的学生。但是在近期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仅仅个别“顽皮”的学生却让我第一次体会到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挫败感,当时我的心情岂能用“气愤”二字可以形容,我在否定他们品行的同时,也否定了自己工作的辛劳和付出。有幸的是校领导对于我的工作给予了莫大的支持和鼓励,在反思中,我渐渐去体会那句话“和学生斗智斗勇”。与此同时,我回到最初的原点,回归到最初的理性和平静。之后,无论是我的工作状态,还是学生管理效果,都有了显著的变化。通过以下两个例子来说明:

案例一:

A学生其实是一个很刻苦,积极上进的孩子,无论是专业技练还是文化课程,都是主动、认真的对待,但本学期期中考试成绩并不理想。因此,我与家长及时沟通一起分析了学生成绩下降的原因。但就是这次和家长的通话让A同学在这之后的表现与平时截然相反。原本她喜欢主动找老师,上课踊跃回答问题,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也比较高。但之后与老师说话变得心不在焉,上课也不在状态,为此找她谈过几次。又一次,她终于道出原委,原来家长在那次沟通后,传递了一个错误的信息——老师认为她是“差生”。由此可见,这个孩子是非常敏感,并且在意他人对她的看法,尤其是老师的看法。为消除她心中的芥蒂,我主动找她分析成绩为什么会下降,并对她平时的表现不时地进行表扬和鼓励,在班里也找机会让她多表现。现在,孩子又开始主动积极的找我谈事,解决问题。

案例二:

B学生性格叛逆、倔强,由于不满意父母严厉的教育方式,周末宁可寄宿朋友家里也不肯回家见自己的父母。当我知道这件事时,我没有直接和孩子讲道理,我先让她说为什么不愿意回家,对自己的爸爸妈妈有什么样的想法。从话中能感觉到孩子矛盾的心理,虽然找过她两次劝她回家,最终还是未果。在我几乎失去耐心诱导她打开心结时,在我将她划分为“问题少年”时,我认识到自己过于焦虑和迫切。我转到最初的起点,选择继续当一个“听者”。原本打算让其他同学劝劝B同学,但她说她不希望有更多的第三者知道他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不快,因此,我作罢了。现在看来,这反而让我取得了她的信任,在周末她主动提出要回家,并且最近和父母的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

随意以一次越轨行为给他人贴上标签,在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忽略了事件的本质和越轨者最初做出非常态行为时的动机,这会给当事人造成很大的伤害。其实,每一个孩子他做事的最初动机并非是想给他人或给群体造成不便,而事实上是简单思维导致的不良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自身控制力和约束力不足,而这些不正是我们长辈需要帮助他们培养和塑造的吗?

在日常的工作中如何避免给特殊孩子贴上标签,我想应该从两方面去做。一是去除有色眼镜,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坚持就事论事的处事方法,避免教师以个人“偏好”主观评价学生。二是克服急于求成的工作心理,面对难管理、难教育的学生,应当冷静之后多给予关心和疏导,让他们意识到他们在班级中是重要的,肯定他们的作用,因势利导,多挖掘孩子身上具有的多方面的潜力。然而看似简单可行的两条解决途径,实则操作起来是有难度的。在我看来,把握好这两点,是将教师划分为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家两种角色定位的重要标准。一个真正公平、有爱心的教师会成为一名受学生爱戴、家长尊敬的好老师,也会因此把教育工作作为终生奋斗的事业,而不仅仅是为谋生计的手段。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