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文化课教研活动

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情感教育中度的把握

时间:2012-12-07   来源:开云手机在线登陆入口-开云(中国)  点击:0

新的历史阶段,思想政治课教学更加务实,更加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这种新趋势、新特点,对政治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新闻传媒更加快捷、多元、自由,面对变化的外面世界,似乎“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网络世界,使得更多的年轻人迷失在嘈杂的网络世界中。

说起“愤青”现象,首先要从中国的网络发展说起。早在1994年因特网初期发展的时候,中国的网络和国外还没有什么接触。此时的网络还可谓一片是纯净的天空,当时有条件上网的都是一些大学院校学生。那时大家讨论最多的都是中国的发展和政治问题。当时几乎所有的高校BBS(校园内部网)都有政治话题。但这时候还没有愤青的称谓产生。直到98年网络普及年开始,中国的互联网逐渐和国外进行的相当的接触,中国网民首次接触到了包括国外反华政治团体在内的纷繁多样的信息。于是乎,部分动辄以真理和真相的发现者、以民族救世主等形象角色自居的网民,常常就出现了以浅尝辄止的对国外发达世界的了解来针砭或抨击现实中国发展中来自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问题,而且言辞激烈、情绪激昂、判断极端,这时候“愤青”的称谓便扣在了中国部分网民头上。所以网络上“愤青”,有讽刺意味,属于贬义词。

记得维基百科是这样形容的:愤青是时代的产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教育上加强爱国主义内容,因此当代愤青其起源和强化的民族主义政策有很大关系。由于中国大陆经济的发展,以及通讯手段的进步和互联网广泛使用,更多人可参与到对历史问题和国际局势相关问题的讨论中,这就为愤青这一群体的产生和生长提供相应物质基础。

对于中国大陆当代的年轻人来说,其上一至两代人所受的教育和所持的观点,不可避免的对这一代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影响,譬如,对于中国近代史中美关系文化大革命、中国大陆的社会经济变迁等等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同时,由于这一代人的思想较之在中国闭关锁国年代中成长的一代来说,更加的独立和反叛,他们并不完全相信由媒体,官方,以及从教育系统获得的观点,但是这一代人,往往愿意以非官方的视角和材料中获得对相关事态的看法,比如说来自周围长辈的经历,或者互联网,或者其他的历史材料,甚至线上谣言,从而形成了对许多问题的观点,这也构成了愤青产生的内在原因。

愤青观点的来源,是因为他们的信息接受面往往受到很大局限,导致部分人无法发展正常的、全面的判断是非曲直的能力,这些人容易以讹传讹,并受到各种貌似主流,其实是扭曲偏差的激烈言论、虚构消息所左右,造成越趋激烈、自我强化的怪圈。事实上,此类愤青只能做到表达自己强烈的观点,然而自身素质的限制,使得其无法也不愿找出充分的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当无法从理论上辩倒对手的时候往往会强词夺理,更多时候以粗言相向。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随着智能手机的绝对化普及,各年龄层次的在校学生也就成为网络信息的主要浏览者和个人言论的主要发布者。学生和网络之间的日益扩大的相互影响,网络上各种言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使得政治课教学已经远远不能赶上时代的发展了,当然更赶不上年轻人对政治的热情。因而中学政治课的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教育中度的把握尤其迫切。一方面,教育的对象相比于改革开放之前,情感更加外向,表现的更加外在,情绪宣泄的渠道更加多元,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更多的是有为少年甚至被冠以“愤青”。这种含有非理性或不正确认识的极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存在,显然与我们的教育方针和国家的改革开放的方向是不协调的。另一方面,在我们新的教育理念下,政治课情感教育的目的应该是让更多的学子们胸怀远大抱负,有更宽广的视野,更高的追求,更加的包容、开放的胸襟。

反观我国目前的政治课教学活动中,知识的讲解远远低于思想的启迪。所以在课程的学习中教师需要进一步巩固自己的价值观。政治课教师更像“灵魂的工程师”,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需要讨论的是我们的学生在思想政治课中应该获得更多人文思维和开放的思想,同时通过政治课的学习,掌握基本、科学的思维方法。中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他们容易以激情代替理智,以片面代替总体和全面来看问题,因此中学政治课教学的任务实际承载了非常大的社会责任,而不仅仅是政治课教学任务的完成。当然与之相应的,时代对政治课教师的要求更高,除了知识的具备,人格的完善,更是要求政治课教师具有与时俱进的思维,有强烈的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关于这个问题,不仅是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更是实现这种要求

我们的时代呼唤政治课教师,我们的政治课教师也都向着这个目标在努力着。我们教育工作者处在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任重而道远,但愿通过我们的政治课教学活动,有助于孩子们在人生的道路选择上,少一些盲目,多一份理智和清醒,完成历史的重托。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