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文化课教研活动

论信任

时间:2012-05-28   来源:开云手机在线登陆入口-开云(中国)  点击:5

信任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备条件。什么是“信任”呢?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相信而敢于托付。我的理解是它包含了两层意思:其一,毫无疑问地相信某人或某事的真实性;其二,由于相信而不害怕或不耽心将重要的事项委托于他(她)。一个人要取得他人的信任是不容易的,但要丧失他人的信任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因此,取得他人的信任,并始终不渝地保持之是一件极不简单的事情。

仔细分析信任,我认为它大体可以划分为以下五种:

1、专家信任。专业知识的素养和在该专业领域的特殊地位,加之专业技术职称的头衔是人们对于专家信任的根本原因。众所周知,社会职业种类繁多,行业之间差距较大,同时,即使在同一行业里,水平差异也很大,所有这些就为专家的存在创造了条件,专家由于其丰富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人们排忧解难,取得了人们信任。

2、金钱信任。在商品经济的社会中,金钱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和象征,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政治意义,而且还具有融通社会关系的职能。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遇到麻烦而又无法解决时,金钱便成为打通关节的工具,基于金钱的特殊作用,难事不再是难事。

3、人格信任。基于某人的人格魅力而取得的信任,这种信任不搀杂任何外在因素,一个人取得别人的信任是相当不容易的,它需要经过各种各样的实践考验,它是基于一个人长期以来高尚品质修养的体现,其具有相当的稳定性特征。

4、朋友信任。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条基本规则。当我们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朋友是我们的首选,基于朋友的关系,信任朋友能够替自己分忧解难。

5、血缘信任。由于是自己的亲戚,便将重要的事项委托于此,其逻辑是基于血缘关系的亲戚总不会不帮忙的,如果帮忙不成功,在亲戚中就会颜面丧失,无法做人。

以上是我对于信任种类的简要分析,那么,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信任呢?

1、社会需要大量的专家,但是,有两种情况需要注意:其一,专家的水平是不同的,其二,专家的人品是不同的。要信任专家,但对于专家的结论不能盲目信任,如果是前一种情况,可以通过复议解决;如果是后一种情况,就需要动用法律或道德的力量解决之。社会需要大量品德高尚、技艺精湛的专家。

2、早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家们就对金钱充满了憎恨,莫尔、康帕内拉、傅立叶等人对此都有详细地批判。然而,我们不能不看到,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通过金钱而产生的信任却是实实在在的事情,对此,我们只能通过说服教育的方式,通过建立较为完备的法律、制度的方式来减少或杜绝它。

3、建立在人格魅力基础上的信任是社会应当大力倡导的,是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和道德规范的。一个人良好的人格的形成,需要经过多年的学习和修养,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我们社会主义社会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制度保障,形成一种正确的舆论导向,树立先进的思想意识,批评落后的思想意识,从而达到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4、朋友之间的信任是复杂的。众所周知,朋友的种类是种各样的,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需要帮助,如果利用朋友的信任,在不违犯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信任是有益的,利己利人;但是,如果利用朋友的信任做出违犯法律和道德规范的事情,这种信任就是有害的,损人利己。信任是相互的,真诚的,如果滥用朋友的信任,将会失去朋友,因此,要学会辨别朋友。

5、血缘关系是国人非常重视的,其于共同的血脉而取得的信任绝大部分是可信的,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利用自己的亲戚的特殊关系获取正当的利益是人之常情,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滥用这种信任为其谋取非法利益,甚至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正当的利益,则是社会道德规范不认可的。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法制社会是讲究回避原则的。在社会事务,特别是执行公务中,越是亲属越要回避。

今天,我们正处在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的过程之中,计划经济时代的忠诚观淡化了,市场经济时代的诚信观尚未建立,人们的道德观处于混乱状态。联系当今社会现实,不难看出,建立在真正意义上的人格信任是弱化了,而其它的不正确的信任便乘虚而入,弄虚作假的事情层出不穷,因此,加强宣传教育,强化法制需要已是社会当务之急。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