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文化课教研活动

数学课教学状况简析及其对策

时间:2010-12-23   来源:开云手机在线登陆入口-开云(中国)  点击:2

数学教研组组长

对我们这样一所中等音乐专业学校的学生而言,数学课历来被许多学生认为是一门难学的课程。但是,作为一门工具性基础课,数学课的学习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其它课程的学习,还会影响到学生对于音乐专业课的学习,如乐理知识中的和弦分析、音程关系的计算等等。就是针对高考来讲,众所周知,数学成绩成了拉开高考分数差距的重要因素,我校亦然,普通中学亦然。

但是,对于这样一门与科学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学习密切相关的重要课程来讲,畏难情绪不足为怪,关键是要找到“畏难”的根源和对策。

一、根源分析

1、由于我校采用“文化科总分过线、按专业成绩由高往低依次录取”的招生模式,使得学生入学时数学知识基础参差不齐。其中不乏因数学学习困难而转攻专业的学生,其学习基础和学习兴趣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在对高中生学习数学情况的调查发现:“我不喜欢数学的学生占被调查者的32.3%,“我不喜欢数学,但为了高考,我必须学好数学”的学生占被调查者的比例高达68.3%,而对数学“很感兴趣”的只有21.45%。

2、由于我校属于艺术中专学校,“专业至上”的自然想法和实际专业学习中文化课知识直接运用较少的办学现实,不仅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重专业轻文化”的相对畸形的学习意识,而且使学生在课余时间投入于文化课复习、预习的时间和精力就相对较少,学习主动性就不强,科学文化知识上的感悟力和成功感就不能得到更多的感受和体会。少部分专业学习意识不正确的学生甚至出现课堂学习的自控力逐渐弱化的现象,这种不良现象在学生专业竞争的环境下也容易传染给原本基础不错的学生。原本数学基础相当不错的学生容易受到其他同学的影响

3、专业性强、基础层次不齐、高考成绩要求相对较低等因素,致使教师教学难度加大。数学知识有别于其他客车能够知识的重要一点,就是知识模块之间的逻辑性和连贯性较强。教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由于上述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课堂教学部分学生听懂了,部分学生还处在云里雾里,以至于课堂教学整体效果的保证受到不小的冲击。

4、综合上述情况,导致学生数学学习的依赖心理严重。上课依赖老师,做题依赖参考书上的解题指导,考前依赖老师的课堂辅导和复习。学习被动,不会主动地去探求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加之教学目标和强度与普通中学的区别,教考一体的质量检测模式进一步加剧了学生的数学学习依赖性。

二、教学对策

面对上述现实状况,为了保证教师尽最大可能的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要求教师与学生打交道时必须要有感情的投入,尤其是对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要不放弃,不抛弃,尽可能的放大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树立他们能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了,数学学习的意志才会持久。除此之外,在数学课的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打好“双基”是我们永恒的教学目标。基础知识犹如高楼大厦得的地基,地基不稳则高度就上不去。由于复习和训练不足,学生往往在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等的理解上有误区,或以偏概全,导致他们在实践运用中处处碰壁,长期下去导致他们学习的问题越积越多。因此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至关重要。

2、作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内容和目标确定自己的教学方法,实行分层教学,讲练结合,提高45分钟的效率,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他们学有所得。作业的布置也不能千篇一律,作业布置要有梯度,每次作业都适当安排基础题、扩展题等。

3、重视习题课。虽然我们的教学时间很紧张,但教师必须切合实际的安排必要的习题课,并在教学设计应注意以下四点:(1)、题目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梯度,而且题目的选择一定要有针对性;(2)、习题课教学的方式要多样化,灵活性,让学生通过习题课得到必要的成就感;(3)、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我认为习题课应该有明快而和谐的课堂节奏,紧张而愉快的课堂氛围,教师收放自如,学生既有合作又有竞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也有乐趣。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教学体会,不妥之处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数学教研组组长 刘娥

上一篇:下一篇: